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热线
热线  
上一条:81岁第一代码头车夫徐君荣: 老码头繁华远去,但在我心中“风景”依旧 下一条:被大货车卷入车底后 68岁老太上演“虎口逃生”
第一代管理人员孙传仁:
35年栏杆桥工作记忆,是我珍藏一生的瑰宝
蒋丹   2019-11-14

   图为孙传仁(二排左一)与同事们在栏杆桥合影旧照 前几日,已经80岁高龄的孙传仁,穿着洗得泛白的老制服,身姿挺拔地站在家门口,等待老同事左宏祥的到来。对于已经退休二十几年的“船老大”孙传仁来说,栏杆桥码头是他一生的坚守,这份情怀,就像那身泛白的老制服,永远不会丢弃、不会忘记;就像他期盼老同事拜访的心情,热烈似燃烧的熊熊火焰。 不一会儿,左宏祥来了,孙传仁激动地迎上前,一把握住他的手,将他让进屋内。老友相逢,寒暄的话说不到几句,两人的思绪便不约而同飞回那个艰苦却独特的栏杆桥岁月。 1960年,从事公路保养工作的孙传仁接到了参与组建栏杆桥汽渡的调动通知。“刚调过去的时候,那里就是一片荒滩。连我一共十几个工作人员,每天下班后都要去帮忙装泥土,填滩盖房子。”万事开头难,孙传仁说,“那时候连自来水都没有,我们就把江水装进桶里,用明矾沉淀后使用。但是,我们栏杆桥人能吃苦,思想进步。” 1960年5月7日,栏杆桥汽渡正式开渡,成为全省长江建渡最早渡口之一,也成为当时扬中对外交通的唯一通道。就从那一天起,担任栏杆桥汽渡管理所生产所长兼安全所长的孙传仁开始了他长达35年的“船老大”生涯。 上世纪60年代,扬中的来往车辆还不算多,栏杆桥汽渡使用的是木趸船,只能同时渡运两辆车。由于木趸船没有动力,当时孙传仁等工作人员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抬跳板。两头的跳板,需要六个人合力抬起,再用小火轮船“卫东号”将车辆拉到对岸。 渐渐地,随着车辆的增多,栏杆桥汽渡淘汰了木趸船,换成了登陆艇,跳板改为自动的,不用抬了——“卫东号”停用了,最初的二车渡也升级成四车渡、八车渡。“改革开放之后,车子明显增多,先是调过来江苏路渡805汽渡,再调0801、0803,三条汽渡轮流开。”孙传仁介绍道。“从三条汽渡开始,调度成了最重要的工作。我每天早上4:30起床,准备半小时后的开航。要是碰上雨雪天气,我更是整晚睡不着,半夜就爬起来到码头扫雪,要保证天亮后的顺利开航。”在栏杆桥汽渡,孙传仁就像个大管家,什么都要操心,事事亲力亲为——要盖房子了,就忙着开小卡车一趟趟运送建筑材料;某个冬日晚上,船的螺旋桨被绳子缠住,他仅穿个短裤就钻到水底,解绳子;船的离合器轴承坏了,也是他亲自去修理,一个意外,小铁片插进右手大拇指关节处,发炎了三个月,至今手上还有一个疤痕…… 作为“船老大”,孙传仁见证了汽渡的发展变迁:从荒滩到三车渡,从不收费到开征2元/吨的过渡费,从一天五六辆车到上千辆车……1994年10月6日,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栏杆桥汽车渡口于同日停渡,孙传仁也结束了近40年的汽渡工作。但在他和那帮老同事们的心中,那段激情燃烧的栏杆桥岁月,将成为铭记一生的珍贵烙印。 (蒋丹)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455644035
位访问者
本年度:130493555 本月:6642920 今天:161897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