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他探索“秧草+鲜食玉米”轮作新模式,千余名百姓从中受益—— |
一个老农技员的领民致富梦 |
|
孙华丽 2020-12-13 |
|
今年51岁的戴振福,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遗传育种专业,是一位资深农技员。从2011年起,他主动承揽下市农业农村局流转的一片100亩的蔬菜种植基地,潜心研究“秧草+鲜食玉米”的轮作新模式,已成功在20多家农业基地上推广应用,规模种植面积超过500亩,让千余名农民增收,这位老农技员的领民致富梦正在一步步实现。
戴振福管理的蔬菜种植基地位于新坝镇向阳村江边,眼下,国庆期间播下的秧草种已长大、成熟,大量上市,从11月起,最多的一天能向市场供应500公斤左右的鲜嫩秧草。这些年,戴振福基地上产出的秧草大部分是外地商贩到基地上直接来大量收购,吸引他们的正是秧草的高品质。
由于是老农技人员,这些年戴振福非常注重新技术的试验、应用和推广,先后开发、推广秧草专用缓释肥技术,肥效持续时间长,肥料用量比常规施肥减少了10~20%,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减少了面源污染保护了环境;采用烟熏剂绿色防治秧草病害技术,适合秧草种植期间收割勤的特点,有力保障了食品安全;先后运用各类新技术、新产品多达15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他潜心研究的“秧草+鲜食玉米”的轮作新模式,为农业生产闯出了一条新路,使农业基地的亩产效益达到近万元。
其实,戴振福能找到鲜食玉米与秧草完美接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早在2010年之前,大棚秧草的接茬一直是个难题,没有合适的品种曾让很多农业基地的负责人伤透了脑筋。
“精心管理秧草,在施肥、安全用药、品质等方面不断创新,努力走高品质发展之路。”接手管理蔬菜种植基地后,戴振福一方面创新技术,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类农业学术交流,与周边的农科院加强联系,寻找适合每年5月~9月种植的经济作物,弥补秧草种植的 “空档期”。最终经过多位专家的推荐,他选定了“鲜食玉米”到基地进行试种。
为全面考察试种的效果,掌握“鲜食玉米”的生长特性和生长规律,戴振福吃住在基地,管理中一发现情况就跟专家交流沟通,通过两三年的实践摸索,他全面掌握了这一品种的种植技术。同时他积极引入新设备,将秧草茎与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既减少了污染,又增加了地力、肥力,种植的农产品品质有了保证。
为让这一新成果普及更多的百姓,戴振福制定了一套 “秧草-鲜食玉米绿色栽培技术规程”,方便大面积推广应用。
油坊镇太平村的为农蔬菜专业合作社,30亩的流转土地也复制了戴振福的 “秧草+鲜食玉米”的轮作新模式。基地负责人徐少银感激地说:“我们这个基地能有今天,可是多亏了戴振福的轮作新模式的推广,要不然,三年前我们就经营不下去了,不仅农民土地的租金没了着落,而且村里‘50、60’人员一年近8万元的工资性收入也泡汤了!”
像为农蔬菜专业合作社一样,全市有超过20家的蔬菜种植基地引入戴振福的这一轮作新模式,规模化种植面积超过500亩;而且还有不少的老百姓在自家自留地里嫁接了这一新模式实现增收,据不完全统计,超千名百姓从中受益。
如今,戴振福管理的蔬菜基地成功创建为江苏扬中现代农业特粮特经科技综合示范基地。他自信满满地说:“现在试验、示范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是我的使命,希望经过我的手能筛选出更多的科技成果,助力高效农业的发展,让更多的农民在‘一亩三分地’上获得更多的收益,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这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我终生努力的方向!”
□ 孙华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