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专栏 |
|
|
|
人大专栏 |
|
|
政协专栏 |
|
|
法治扬中 |
|
|
扬中人医 |
|
|
党员承诺 |
|
|
党建工作 |
|
|
部门预、决算信息公开 |
|
|
|
|
|
|
人大专栏 |
|
|
|
|
□ 王文咏
一声声呼唤荡气断肠,一滴滴热泪哀痛悲伤,人民的好书记郭克生的笑貌仿佛还在脑海萦绕,他的先进事迹还在乡间街坊传颂,可是,他真的走了,走出了这片他热恋的故土,走出了人们的视野。噩耗传来,乡亲们情难自禁,跪地祭拜,恸哭悲长。这是老百姓身不由己的沉沉哀痛,这是老百姓发自肺腑的深深敬仰,这是老百姓油然而生的倾情爱戴。
郭克生扎根基层数十载,始终胸怀强村富民梦想,筚路蓝缕,砥砺奋进,把联合人“仁厚之里,乾惕之风”的精神发扬光大。他先后担任过联合镇党委副书记、扬中市纪委副书记、市水农局副局长等。1987年,当选全国劳动模范,是第六、七、八届江苏省人大代表。退休后他回到村里,联合村的村民们还常能看到他扛着锄头在田地里辛苦劳作的身影,村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为村里作出的丰功伟绩。
“芦苇滩茅草房,风吹雨打心发慌。青黄不接袋无粮,吃糠咽菜度饥荒。”新坝镇联合村曾经是一方贫瘠低洼的江滩,每次下到大暴雨,老百姓辛辛苦苦劳作一季的庄稼往往毁于一旦,痛在心里却束手无策。1974年,担任联合村党支部书记的郭克生决定大刀阔斧改变现状,他对全村2500余亩高低田和500余亩外滩实地考察,每天天刚亮,就带领群众一起赤脚上阵,肩挑手提,挖出了两条排涝河,解决了村里的引水排涝。在那样的年代,农田劳作完全靠人力,4.3公里的河道开挖对于村里来说可是一项大型工程。郭克生披星戴月,带领群众只花了三四个月时间就完工了,当年粮食亩产比以往增加了100多斤,老百姓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灿烂的笑容。
联合人不畏艰苦、不怕困难、敢打敢拼的精神闻名遐迩,也因此,县里和公社总会把最艰巨的任务分给联合大队。1976年冬天,联丰港因为港底淤泥堆积,影响了通航,公社组织吊底大会战。港闸闸口吊底任务最艰巨,因为闸口底深,淤泥稀软,四周压强大,一面挖一面涨,挖半天挖不出脸盆大的塘子,挑一个立方相当于别的地方挑8个立方。郭克生带着联合村200人青壮年突击队拼搏了25天终于完成任务。
1991年,长江洪水泛滥,联丰港漫堤,多处出现险情,靠近公信社区的一处港堤塌陷近三分之一,激流翻滚,眼看就要决堤,老百姓的生命危在旦夕。正准备吃午饭的郭克生获悉消息后,立即丢下碗筷,组织20人的抢险队伍冒雨赶往抢险现场,及时调配物料。郭克生毫不犹豫带头跳下去,打桩填沙袋,他那瘦弱的身躯手举榔头打桩的形象是那样的高大和伟岸。雨水、汗水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流淌,他顾不得擦一下,全力以赴的处置行动捍卫了老百姓的生命线。“那次真的很险!很急!若是当时塌方了,江水就会直冲进来,联丰港的大闸就会崩闸。闸没了,老百姓的家也就没了。”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可说起这件事,很多知情的村民仍心有余悸。
“人工河”修通后,郭克生又想方设法带领群众走向致富之路,他憋着一股子改天换地的劲,数十年如一日,擎起了联合村的富足和安康,他用农民的勤劳朴实、用村官的尽心尽责,勾勒起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创业创新传奇,谱写了一篇波澜壮阔的敬业奉献之歌。村里连续召开了十多次承包责任制动员会,可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在承包责任书上签字。郭克生二话没说,包下了全村最远的一块田,并立下军令状,增收的粮食他一粒不要,减产了他回家拿粮食来赔。村民们见郭克生签了字,才打消了顾虑。事实证明,承包责任制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村里人没有人愿意承包鱼塘,郭克生就动员自己家里人来承包,可到了第二年,一家人眼看着就要盼来丰收的希望,可他却把这个项目转给了其他贫困户。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郭克生一年的收入,也就是200多元,可是每次过年,他一定会把全村走个遍,谁家的房子坏了,谁家揭不开锅了,他的心里都有一本账。他创办农科站、柳器厂、砖窑厂、副业队……他买了扬中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1988年,郭克生经镇江外贸一位朋友介绍,决定与香港高女士合作办乳胶制品厂,经过三个月的艰苦攻关,通宵达旦,全力奋战,制造成功第一条生产线,比原计划购买生产线节约了90万元。
郭克生出生在一个贫苦人家。因为兄妹多,家里太穷,养不起,父母在他4岁的时候,将他过继给了联合村一个无儿无女的郭姓人家做孙子,改名郭克生。后来,他的奶奶和爷爷相继病逝,他成了孤儿。乡亲们可怜他,关心他,照顾他。滴水之恩,让郭克生心中充满感激,立志涌泉相报。在他的心里,村民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一定要让全体村民共享发展成果,绝不让任何一户家庭、任何一个村民掉队。他带领群众奔跑在致富的路上,自己绝不拿村里的一分钱报酬,只要村里有需要,自己总是慷慨解囊。
仓廪足而知礼节,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郭克生积极为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创造条件。70年代,他创办了扬中第一家村级电影院,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这在当时全国农村来讲也是屈指可数的。村里有所小学,原来只有五间平房,一个老师,随着联合村的人口增长,五间平房容纳不下,许多孩子上不了学。郭克生抽调人员,加大窑厂生产能力,农闲的时候,他也经常会领着大队干部去烧窑,烧出的砖瓦不仅救济墙倒屋塌的困难户,还为小学校盖起了20余间砖瓦房。
说起郭克生书记,原扬中市文联主席、广电局局长郭廉俊很是感慨。他深情回忆,自己上高中时,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是家里根本没有一粒米能果腹充饥,郭克生知道后,划了30斤粮票给郭廉俊的母亲,让她给孩子填饱肚子。一次放学,郭廉俊路过郭克生家,却发现郭克生一家人饿得揭不开锅,郭廉俊的眼眶湿润了,发誓一定好好学习,将来也像郭克生书记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责任和担当的人。
斯人虽逝,江河尚在;松涛阵阵,如泣如诉。郭克生恪守清廉本色,一身正气,对党无限忠诚,对村民无比热爱,他用自己的坚定信仰、高尚人格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情怀。郭克生是一座丰碑,是一座在老百姓心中永不坍塌的丰碑。
岁月荏苒,使命的接力棒传递到了联合村现任党委书记陆建军的手里,陆建军毅然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村两委人员潜心学习老书记精神。村里筹建郭克生事迹纪念馆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出版《永远的初心》一书让老书记的事迹永载史册,演绎一部情景剧展示老书记鞠躬尽瘁的不朽风采,激励广大村干部继承和发扬老书记的光荣传统,用心、用情、用智服务群众,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陆建军和他的团队正沿着郭克生老书记的足迹,不忘初心,继往开来,擎举起“两聚一高”的旗帜,迈着铿锵的步伐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昂首前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