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风采
风采  
上一条:党建融合化纠纷 联动调解促和谐 下一条:“红格子”聚力实现基层治理“365”
躬耕教坛砺初心 筑梦强国育新人
——听他们讲述“我的教育故事”
行远自迩 笃行不怠
  2023-09-07

   扬中市滨江小学 施琳翎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要做一粒“好种子”,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用热烈、奋斗、无所畏惧来诠释我的青春年华。 2016年第一次参加基本功比赛,获得了镇江市一等奖第一名,虽然后来省赛折戟,但那次比赛算是我职业生涯最重要的转折点,因为我认识到努力就会有成果,我的专业内驱力被唤醒了。 此后,只要有比赛的机会我都会抓住,2016年至今,各级各类比赛参加了不下三十余次,其中3年一届的基本功连续参加了3届。我的专业态度早就从“这个职业需要我去成长”变成了“我需要不断成长才能对得起这份职业”。 近年来,我着力于教育教学的研究,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研究多项省市县级项目及课题;“双减”实施以来,我在镇江、扬中市多次汇报展示过学校在作业设计、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的成果。 我们所有青年教师应该相信,在教育教学行进的路上,“勤奋”“善思”“坚忍”这些品质会帮助我们成长为一座灯塔,用我们微弱的光,照亮孩子们的一程路。 数字背后的故事 扬中市新坝镇中心幼儿园 王海英 今年,我园申报的《一童一案:农村幼儿适性成长的教育支持》入列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今天,我就说说那些数字背后的故事。 第一组数字是“1和一”。每天尝试捕捉一个心动瞬间、每周教研分享一个感悟、每月一次档案跟踪分析、每学期读一本书、讲一个故事、汇编一册案例……正因为有这些不起眼的“一”,让我们看的教学成果从江苏省迈向全国贡献了1+1>2的效应。 第二组数字是“37、209、6178”。“一童一案”很好,但农村园怎么可能兼顾到每个儿童呢?我们查阅到不同文献,总数从37篇到209篇、再到6178篇不断攀升,形成了近20厘米高的文稿,写成了2万字的文献综述,为研究找到了更有力的循证。 第三组数字是“5、8、5、8”。为了厘清“看见—看懂—看好”实施脉络的逻辑关系,回顾与剖析了50多个课程故事案例,观摩了30多个老师的实践路径,最终坚定“从看不见到看见、从看见到看懂、从看懂才能进一步看好中有效支持”。 数字里藏着很多故事,故事的背后有辛酸,也有幸运与幸福,但更多的是爱心和责任。 以归零心态永葆育人初心 扬中中等专业学校 戴云飞 每年的开学季最让人伤神。你会遇到一些孩子,他们三观不够正,习惯都不好。而每每看到他们,我的心里浮现的不是怕,反而总会有一阵阵心疼。 有这样一个孩子,经常迟到,三天两头请假。了解情况后,我们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制定改变的行动计划,由孩子、老师、家长三方共同立好规矩,形成约定。渐渐地,孩子迟到的次数少了,妈妈说话的声音也开始流露出兴奋……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关注,“厚植匠心,琢璞成器”已根植于我们的内心,成了每一个中专人共同的使命。 相比于普通高中教育,我们职业教育学校的班主任更为特殊。新学期第一周的全程管理,我会陪着班主任一起深入宿舍,早早来,查寝后走。每一次集体活动,班主任在,我一定在。2021年我们成立了“薪火”班主任工作室,2022年,“薪火”工作室被评为镇江市职业学校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 往后的日子,我们群策群力,用多样的舞台和多彩的活动去点燃一个个孩子的自信,去帮助孩子一展所长。 扎根农村 奉献青春 扬中市兴隆中学 朱厚龙 2001年,师范毕业后的我分配到了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扬中市兴隆中学。23年来,我扎根这里从未离开。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近几年我们兴隆中学学生人数逐渐减少,我们经常想: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学校该怎样立德树人呢? 经过反复提炼,我们把“站成一棵树,长成幸福人”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利用闲置的五亩土地,建设“幸福农场”。我充分利用劳动课以及其他课余时间,带着孩子们种西瓜、草莓、黄豆以及四季的蔬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不仅收获了自己种的瓜果蔬菜,每年采摘节组织义卖,而且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今年4月学校承办了镇江市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实施推进会,我上了一节 《化学知识在梅干菜制作中的应用》展示课,课后组织学生用垒砌的土灶烧煮梅干菜扣肉,与会嘉宾与我们师生一起品尝,这就是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幸福田园”,这就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幸福树下的幸福人”。 为了心中的特殊教育信仰 扬中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徐敏 1994年,当我看到聋孩子们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时,我被深深打动了。我告诉自己:将来要成为特殊孩子的点灯人。 作为特教教师,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胜任岗位要求。记得扬中新车站搬迁,为了帮走读学生尽快适应新的交通线路,老师们把学生带出去,让他们走出校门、走进社区、走上社会。每周三下午,超市、菜场、餐厅、银行、医院……都有了特教师生的身影,未来学生们生活中要去到的场所,都是孩子们的课堂。2017年,我和老师们开启了送教上门的征程。六年来,我们几乎走遍了全市所有的乡镇,进社区、入乡村,顶寒风、冒酷暑。2020年学校异地建成并投入使用,我们正式成立“扬中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同步在每个乡镇建设 “融合教育资源中心”,不仅服务于本校的学生,也服务于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学生。我们迅速推进我市融合教育工作,2022年扬中市被评为第一批“江苏省融合教育示范区”。 从教30年的时光,虽没有桃李满天下的荣耀,却收获了残障学生一生的幸福。 “老马”和他的学生们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马纪华 我1986年开始工作,至今已是第38个年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生亲切地称呼我“老马”。 只有学习的生活一定不是高中阶段最好的状态。2019年10月,学校筹划校庆活动,安排我和学生一起表演一个朗诵节目,我们仅用两节课的时间就完成了排练。在我所带的一届届学生中,这样的活动是他们高中生活的常态,这些活动成了每一届学生一生的财富和美好记忆。 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利用一切可能的契机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和感恩等方面的教育。96届高三(3)班是我进入扬高中第一届学生,2016年毕业二十年返校聚会,成立了省扬高中历史上第一个以班级为单位,由一个班学生自发捐资、管理的奖学基金,起名为963奖学金,用来奖励高一、高二年级前十名学生,到今年为止已经连续颁发8年,对于学生尖子生的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十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回首来时路,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452900113
位访问者
本年度:127561121 本月:3710486 今天:11343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