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文苑
文苑  
上一条:青桐阴浓夏日长 下一条:最美是我乡
馓 子
  2024-06-04

  □ 范选华 春意藏,夏初长,风吹人间草木香。 儿时粽叶飘香的季节里,我那两个嫁在油坊虹桥的小脚“姑唉”(扬中话,意指姑妈)都要来给祖父“送夏”。两个姑唉嗓门都大,人刚到埭头上,大叔二婶的叫唤已经传到我的耳朵里,我一溜小跑,赶紧去接姑唉。姑唉手里拎着上蒙方巾的精致竹篮,那篮子里悠悠飘着香气,是馓子的味道。 用馓子送礼,不仅是约定俗成的时令习惯,更多的缘故,馓子还是那个年代里最好的吃食之一,不仅给长辈“送夏”可用,生孩子送“月子礼”也行。头二十把馓子横着叠成三角形,上下用纸包裹,再用细长纸绳扎起,贴上一块方方正正的红纸,拎来就可去送礼了。主人家接到客人送来的馓子,第一时间开锅烧水。水开放入馓子,打几个鸡蛋,来几勺红糖,那白若凝脂的蛋儿、温软金黄的馓条交融滚动在红糖化开的水里,色秀香溢味浓,无愧于那个时代“待客上品”的标签。 这也许是扬中人最经典的馓子吃法。其实,馓子在扬中人的菜谱里还有许多做法,大家记忆深处最深刻的可能就是馓子丝瓜汤了。馓子油炸的,火性大,最佳搭配当属清热解火的丝瓜,这馓子丝瓜汤里放上一些螺螺,缀入活蹦乱跳的河虾,美味里还蕴藏着些许哲理,水火既济,和谐交融。 在孩子们眼里,馓子最平常的吃法还是“生吃”。那馓子飘着香,不管挂在头顶上,还是藏在碗橱里,无时无刻都在散发诱惑。除了大人们“开恩”,给一把馓子作为“苦力的干活”后的“赏赐”,其余的就靠自己的“本事”了。趁着没人,偷偷掰一两根下来解解馋,一把馓子里少了根把两根,大人们也看不出来。既恨又恼的是,那诱人不尽的馓子因为舍不得吃,时间一长渐渐生出了 “蒿麻味”,美食失去了美味,自然成为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早知道偷吃干净,挨个打骂也无所谓了,毕竟满足了贫乏年代的口腹之欲啊! 进入寻常百姓家的馓子,其实大有来头。 馓子有个十分文雅的叫法——寒具,又谓餦餭、捻头。相传,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名臣义士介子推,人们在寒食节 (汉代定在清明节前三天,唐宋以后改为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断火冷食三日。于是,人们便准备一些用食油炸好的被称为“寒具”的面食以备不时之需,这就是馓子的“最前身”。 馓子也有许多趣闻。东晋时有一名大将叫桓玄,此人附庸风雅,收藏大量名贵书画,又爱显摆。一日,广邀宾客,大摆宴席,而那天的饭菜中就有寒具,客人们吃寒具时直接用手抓,一顿饭下来,几乎每人手上都沾满了油。酒足饭饱,当大家在桓玄的书画上指指点点时,好端端的一幅画上便落下了星星点点的油印子。桓玄心疼得要死,自此吸取教训,请人吃饭再也不上寒具了。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也讲到过寒具,说明寒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很活跃。 馓子最出名的典故,源于苏东坡。宋代八卦杂志 《鸡肋编》记载,苏东坡流放海南儋耳时,有一以卖馓子为生的邻居老太,多次恳求东坡先生为她的馓子题诗做广告,东坡乃戏题,“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而在《苏轼全集》和《苏轼文集编年笺注》上的《寒具》一诗则云:“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轻蘸嫩黄深。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虽然诗句与八卦里的“戏题”稍有些出入,但都描写了寒具这种食品的“色”和“香”,有了这两者,秀色可餐,其“味”自然也就在其中了。 提及馓子,有据可查的还有很多。比如,《唐大和上东征传》中记载,鉴真大师第二次东渡,带了“一车半”的“捻头”出发,这“捻头”也就是馓子。宋时金陵的士大夫,吃食讲究“七大妙处”,其中一“妙”便是吃馓子,故有“寒具嚼着,惊动十里人”的夸张!曹寅《南辕杂诗》里亦云:“碧油捻具入中飱,方物曾闻奉至尊。乞与南人作新样,杏花寒食斗江村。”原来这馓子敢情还是贡品呢。 贵为贡品,但又贱见民间,全民对馓子的热爱可见一斑。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云:“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全民热爱,缘于这馓子的制作已经“平民化”,没有繁文缛节,也不需要精雕细刻。 小时候上学路上,总喜欢绕到永胜供销社做馓子的店铺那边。没钱买不要紧,闻一闻那馓子的味道也是一种享受。背着书包、拎着饭盒的我们站在油烟氤氲的店铺前,看里面的师傅们炸馓子。在一个长板子做成的案台上,师傅将面团揉开,然后搓成粗粗的长条,再抹上油,盘在盆子里养。经油养过的面,有了韧性,也有了弹力。接着,师傅像拉面一样将面条抻开拉细,松松长长地挽绕在手上,然后再将绕在手上的细面条绷到两根长筷子上,再小心翼翼地拉伸,待到了一定长度,双手一交叉,一攀一折,那就是最初的馓子了。将其轻轻放入油锅,锅里便发出滋滋啦啦的声响。白色的面条儿在翻腾的油里慢慢泛出金黄,师傅把馓子轻轻翻个身,再行少许煎炸。这时,浓浓的馓香在屋里屋外弥漫开来。几分钟时间,那细长脆香的馓子就已炸成出锅,码在铁篮上漏油待沽了。 尽管嘴角直流口水,无奈没钱消受,上学时间已到,不得不走了,但走时还是一步一回头,不舍那诱人甚深的馓香。 如今,馓子已不是那么金贵,但也不很常见了。 前不久,去上海朱家角看望耄耋之年的老舅。舅妈去世后,老舅坚持留在朱家角独居,生活虽简朴却也无忧。老舅是个恋旧的人,他经常念叨儿时扬中的吃食,尤其记挂腌制的咸秧草和馓子、圆子之类。现在他的早餐还是比较简单,高兴的时候煮粥吃,不高兴就泡碗馓子吃吃。 我很诧异,上海现在也有这物事?再说这馓子可是高油的东西,这么大年纪吃了对身体也不太好。 老舅笑言,偶尔吃吃,也就是念想那个味道。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27500 
您是本站第
445267001
位访问者
本年度:119445742 本月:5894890 今天:303823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