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法治扬中
 
法院专刊
调解一线
当前位置:首页 >>本地专栏>>法治扬中>>法院专刊
法院专刊  
上一条:振兴村以法赋能基层治理 下一条:“老带新”推荐购房成功开发商承诺车位反悔
“知心”相伴二十余载
蔡慧   2024-12-18

     1995年4月,“知心姐姐”热线正式开通,虽然在报纸和电视上做了宣传,但整整三天没有一个电话,我很失落。第四天中午,第一声电话铃响起,我扑向桌面,抓起听筒耐心问询,但电话里的女孩欲言又止。“是不方便在电话里说吗?那我们见面谈好不好?” 原来,班主任以辅导为名,多次对她动手动脚,女孩既害怕又无助。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事若被曝光,反而会对女孩造成影响,我答应她会悄悄把事情处理好。 次日,我和同事联系学校约谈,班主任当场汗如雨下,连声认错,并写下保证书,但我依旧放心不下。之后一段时间,我悄悄地多次回访,得知女孩的学习和生活恢复平静后,终于松了口气。多年后,考上大学的女孩专门给我写信,感谢身为“知心姐姐”的我在关键时刻扶了她一把。 女孩的遭遇让我意识到,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不过3年,社会、学校、家庭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淡薄,孩子们也欠缺维权知识。于是,我决定主动出击,在全市几十所中小学开设“知心姐姐”法律课堂,这条热线在扬中逐渐“火”了起来。 “我妈妈是知心姐姐,你们有事尽管打电话给她。”我女儿很自豪地和小伙伴们说。“她到处向小伙伴宣传、炫耀,知心姐姐在孩子们之间口口相传。”5年多的时间里,我共接处电话1400多个,咨询求助、宣泄倾诉、提供线索,“知心姐姐”成为了孩子们心中的法律防线和最美声音。 到如今,“知心姐姐”品牌项目先后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最美青年检察官”等各级荣誉70余项。未来,“知心姐姐”将秉承以更实检察履职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理念,继续用心用情勾勒“未”爱蓝图。 (唐雪梅) 柔肩担正义 忠诚铸检魂   十六年,是我的从检时光,也是我从新进公务员成长为全省优秀公诉人的历程。这段奋斗的岁月里,我的梦想、热爱都与检察息息相关,法治信仰驱动我在工作中锤炼勇气与执着,“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成为我毕生坚守的目标,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从检以来,我办理了2000余件刑事案件,其中不乏大量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参与办理全国扫黑办、最高人民检察院挂牌督办的管某某等29人重大涉黑案,在该案办理过程中,我与专案组同志们提前介入4个多月,开启“5+2”、“白加黑”连轴工作模式,审查确定了29名涉黑犯罪组织成员,涉及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非法制造爆炸物罪、非法采矿罪等15个罪名,在1个月内将案件提起公诉,认定违法所得8.7亿余元。 因部分被告人拒不认罪,部分辩护人作无罪辩护,法庭审理时控辩对抗激烈,但因专案组准备充分,应对得当,庭审效果较好,指控事实均被法院采纳,管某某等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四年至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不等刑罚。该案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扫黑除恶十大典型案例,我也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 在司法的天平之上,每一个案件都关乎公平正义和人民利益。在司法办案的进程中,我将坚定不移地将检察为民的理念贯穿始终,持续发力,切实办好每一起案件,让人民群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力量,亲身体验到司法的公正与温暖,实实在在地收获法治带来的实惠与保障。 (汤菲) 初心在方寸 践行是匠心   自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如今已是我从事公证服务的第三十六个年头了,这三十多年里,我迈出的每一步,都见证着我对公证职业的热爱与忠诚,“爱岗敬业,公证为民”这句话一直写在我的工作日志里,我也始终如一地践行着。 过去,当事人只能坐车前往镇江办理涉外公证,为了方便群众,我下决心认真学习、积极奔走,不仅率先成为扬中市第一个具备涉外公证员资格的公证员,而且顺利地为扬中公证处争取到了办理涉外公证的资质。还记得多年前的一个周末,母亲因病在镇江医院动完脑部手术尚未苏醒,我接到了当事人申请办理涉外亲属关系公证的电话,且第二天就要将公证书送到上海有关部门。听着电话里当事人焦急的声音,尽管放心不下母亲,但秉着公证为民的初心,我还是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医院,回到扬中,会同当事人到派出所、镇村调查取证,忙得连晚饭也没顾上吃,一直到晚上九点多才终于办结,面对当事人的连声道谢,我只是摆摆手说:“这是我应该做的。”然后又连夜赶回镇江医院,陪伴尚在昏迷中的老母亲。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这是我经常告诫年轻后辈的话,数十年如一日,我对公证业务质量的要求从未松懈,始终坚持以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为已任,为千家万户办理公证,在平凡岗位上演绎出属于自己的不凡故事。 (卞习林) 向阳而生 奋斗无悔   我从小立志成为一名政法干警,理想指引行动,梦想照进现实,2017年8月我怀着紧张又兴奋的心情进入扬中市司法局。时光荏苒,7年来我先后在西来桥司法所、法治协调督察科等多个岗位锻炼,在领导和前辈的指导下,我不断成长和蜕变。 面对群众工作,我秉着不怕麻烦,一次说不清,就多和群众沟通几次的原则,做好普法教育、矛盾纠纷化解、矫监管等工作。同时,我还苦学法律知识,强化沟通技巧,紧盯执法要素,实现了法治督察全覆盖。 2022年,我转岗至行政复议应诉科,行政类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广泛,专业化特点更为明显,我认真研究各类行政案例、相关法律文书,培养自己的法治思维,一件件案件的办理,让我明白了法律素养只是基本要求。两位老邻居因琐事动手,一人不服公安机关处理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我审查后发现公安机关处理合法合规,向分管领导汇报打算结案,但分管领导的一番话让我顿悟,她说:“复议的功能不只是评判行政行为,还要充分发挥化解行政争议的作用,这个案件的根源是邻里矛盾,矛盾未解决,就可能还会爆发,我们要有以人为本、复议为民的情怀,既做审查行政行为的裁判者,更要做化解争议的实干家。”在她的指导下,我们多次组织当事人进行沟通调解,最后双方握手言和,矛盾彻底解决。 不忘初心,无悔青春,我认真对待每一封申请、每一次来访、每一起案件,这种认真和热情源于老一辈政法人的传承和对法治的信仰,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蔡慧)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36246346
位访问者
本年度:79365010 本月:4099229 今天:60191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