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社会民生
社会民生  
上一条: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下一条:简 讯
让幸福加速,共赴一场文明之约
——2024年度系列特稿之四
  2024-12-31

  走在我市的大街小巷,一条条道路畅通无阻,疏通了城市脉络肌理;一处处基础设施与日俱增,提高了居民生活品质;一片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书写民生幸福答卷,一场场文明实践深入人心,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一张写满为民情怀的文明画卷正在徐徐铺开。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亮丽的底色,而这抹亮色背后,靠的不是一人之力,而是职能部门秉持“严”标准,践行“快”节奏,锁定“实”常态,让民生大小事落地有声;是党员干部、志愿者深入街头巷尾,挥洒汗水,主动担当,用实际行动传递文明力量;是市民主动参与社会治理,自觉践行文明行为,聚成推动城市文明进步的强大力量。全市上下群策群力,同心同德,以实干之笔绘就文明城市“同心圆”。 触角延伸 以奋进之姿扮靓城市“面子” 人心齐,泰山移,文明城市建设是一场全民同心的“幸福接力”,比的是汗水,拼的是毅力。各地各部门作为这场接力赛中的“关键跑手”,始终以十足干劲冲锋在前。 从黄土飞扬、垃圾四溢到如今的绿植环绕、干净整洁,今年,环城北路与建中路交叉口的变化人人点赞,经过广宁组团城管、市政园林与社区的现场踏勘、协同商议,将该处30㎡的拐角地分区规划、全面焕新,杜绝了垃圾偷倒、乱堆乱放等情况;另一边的建设组团,团员撸起袖子、拿上铁锹扫帚,对一处无人问津的“脏角落”下苦工,清理砂石杂草,修补粉刷墙面,让原来红砖堆砌的废弃地焕然一新。这样的场景,一直在我市的各个角落不断涌现,近年来,我市持续优化“组团”管理机制,形成城管、交警、市政园林、市场监管及属地村(社区)五方合力,攻坚城市各类“痛点”“难点”,将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城市的细枝末节。 如今,翻开我市的文明“成绩单”,一组组鲜明的数据跃然纸上,一项项硬核举措掷地有声。城管部门坚持“民意”吹哨,“组团”报到,实现城市管理常态长效。通过“大网格”与“AB岗”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全员力量,整治占道经营、清理乱堆乱放、深化市容治理,确保城市管理不断线。今年累计开展组团活动43次,敲定主题800余个,解决各类问题5000余件,拆除违规破损店招标牌66处,清理违章横幅137条,查处擅自摆摊设点33起、店外占道经营44处,处置乱堆乱放338处。公安交警部门持续深化路面交通秩序管控,充分利用铁骑优势,对各类不文明交通行为开展动态巡查;持续完善道路交通设施,更新一体化交通信号灯,投放文明交通智能“小喇叭”,推广“雪亮工程”运用;持续深化市民文明习惯养成,开展文明出行“六进”活动,定期对各类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对连续违章的非机动车驾驶人开展“敲门行动”……细微处见质量、见功夫、见情怀,城市的点滴变化书写着我市各地各部门握指成拳、久久为功的坚守。 共建共享 以绣花功夫提升宜居“指数” 小区是一座城市的基本细胞,点滴建设都关系着居民的幸福“指数”,近日,在怡港新村新改造的花园步道上,三两居民相伴散步,享受着午后的惬意时光,谈起小区这两年的变化,他们无不称赞。原来,为了让居民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好宜居”,今年,江洲路社区在原来老旧小区改造的基础上,通过修缮健身步道、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功能区改造,对怡港新村的内部环境和硬件设施进行了进一步的提升。“今年,在我们楼道居民的自筹自建下,我们28号楼楼道也成功完成出新。”江洲路社区党委书记林先权告诉记者,社区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干,党群议事大家商,改造成果群众评,让老小区焕发了新气象。 如今,这样集民力、聚民智、暖民心的良好局面,在我市已经蔚然成风。卢浮至尊居民自发参与到楼道美化过程中来,让原本闲置的楼道空间,化身其乐融融邻里会客厅;新世界南、北区,围绕丰富小区内涵、改善宜居环境的治理目标,依托“三长”带动身边群众,对小区楼道、亭台、绿化进行微改造;清华园老区深挖“党小组+”潜力,对小区楼道、门厅粉刷出新,打造多个特色文化阵地……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四推选三培树”为抓手,通过示范引领,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精品小区、楼道会客厅,掀起一股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建设热潮。 有了“干”的势头,更要有一针一线“绣”出成效的精细与耐心。为切实解决小区治理过程中的“疑难杂症”,让小区易居更宜居,今年,我市在居民小区开展“5+X”普惠行动,分阶段、常态化、全覆盖推进“充电桩建设、楼道出新、快递柜设置、集中晾晒区建设、停车划线”五项工作,并探索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深入实施老旧零散小区文明安居工程,鼓励各村(社区)因地制宜开展各类硬件设施补短行动;同时开展“五有五整治”工作。在基本公示、安全管理、设施管护、保洁服务、秩序维护“五有”到位的基础上,常态化开展公共设施、飞线充电、楼道堆物、秩序管理、违建和毁坏绿化“五整治”工作,切实增强居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民生为先 以精雕细琢夯实幸福“里子” 崭新的压膜混凝土步道、多样的健身器材、优美的绿化环境……近日,在我市人民医院南门,一个精致小巧的“口袋公园”正式落成,原本一方狭窄杂乱的空间,经过市政园林工程处的优化改造,变成了一个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我们在原有的绿地范围内进行了提升改造,在有限的空间内为群众提供了更好的休闲体验。”据市政园林工程处绿化科副科长陈妍介绍,原先这里是一片绿化带,由于植被过于茂盛,导致道路阴暗,影响行人通行,下雨天还容易积水,无法满足群众的休闲健身需求,经过前期的精心规划,市政园林工程处对老旧设施进行更换,并新增了健身器材、坐凳、垃圾桶等设施,同时对破损的园路进行更新并优化了苗木配置,让原本的闲置空间重新利用。今年,除了此处的“口袋公园”以外,三茅大港风光带、扬子河风光带2处“口袋公园”也陆续投入使用。 另一边,在三茅街道田园路上,市民陆朝贵对着改建完成的田园路公厕称赞连连:“现在公厕,设备换新了,环境也是一流,我们老百姓个个都满意。”原来,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推进为民服务走细走实,市城管局针对城区原有公厕数量少、面积小、设施老、卫生差等问题,提出“改造+新建”的公厕建设思路,从增量和存量入手,让市民“方便”更方便,讲究不将就。 文明城市建设,既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最大的受益者是群众。无论是口袋公园的“推门见绿、移步入园”,还是公厕的舒心便民,都是城市“幸福度”不断提升的缩影。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推动文明城市建设走深走实,我市组织开展“共建城市美好、乐享生活幸福”行动,坚持为民、靠民、惠民、便民的理念不动摇。聚焦“为了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根本宗旨,将关注民情、倾听民意、改善民生等融入文明建设全过程,推动各地各部门把工作重心进一步向群众“身边事”倾斜。 润物无声 以绵绵之功厚植文明“根基” 城市文明的建设过程,也是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过程。今年以来,在我市的各个角落,一场又一场便民、惠民、润民心的文明实践陆续开展,如点滴春雨,绵绵发力,让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推动城市文明的强大动力。 在长江花城社区,各类便民服务、健康义诊、文明宣讲引得居民纷纷来“赶集”;在新联社区,精彩的文明问答,热闹的“浓农集市”,引得来往群众驻足观看;在永勤村,道德讲堂与文明积分兑换巧妙碰撞,让文明的种子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这一幕幕鲜活的画面正是我市“‘行四礼、修四德’做新时代文明扬中人”行动社区行的活动现场。公安、城管、卫健、教育等25个部门资源组建成文明宣讲团,通过“点单、派单、接单”模式,响应不同社区和群众多样化需求,分众开展文明交通、文明养犬、垃圾分类、消防安全等宣传引导以及义诊、磨刀、缝补等便民服务。 以文化人、以文润城,这一年来,我市文明实践百花齐放。全年累计开展“‘行四礼、修四德’做新时代文明扬中人”行动社区活动58场次,覆盖群众4万余人;策划“四礼四德”进校园活动,让全市3万余名学生通过直播方式同上“开学第一课”;举办镇江市暨扬中市道德讲堂总堂,以身边的榜样故事,凝聚奋进力量;开展镇江市暨扬中市“新思想文艺课堂”文明实践主题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新思想、新理论……我市通过“文明有礼·德润江洲”品牌打造,将“行四礼、修四德”行动融入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创新开展大众化、常态化、生活化的宣教引导和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新风吹遍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杨文琳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487128793
位访问者
本年度:20704795 本月:1196016 今天:180693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