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文苑 |
|
|
|
|
□ 高庆
前些时去舅丈人家拜访,年过八旬的舅丈人精神矍铄,也很健谈。
闲聊的时候提到了我丈人丈母,他俩七十好几的人了,还在其他埭上种着几亩菜地,一把年纪还要时常起早贪黑,怪不容易的,让我们要劝劝他们早点把菜地丢掉,回家安享晚年,不要把身体搞垮了。我笑笑说:“他们的思想工作只有你这个做哥哥的去说了,我们做晚辈的说了不管用。”舅丈人略带生气地说:“嗯,什么时候要把他们喊回来好好说道说道,是身体重要还是赚钱重要,再说儿女又不是不管,好好的比什么都好。”我说:“他们都能像您这么想就好了,干体力活干了大半辈子,什么娱乐项目都不会,一闲下来就会生病,怎么劝呢?只好隔三岔五地喊他们去家里吃个饭改善改善,到田里去有时都顾不上吃饭,更不要谈什么营养了。”舅丈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从旁观者的角度确实难理解他们这么大年纪为什么还要去种菜,但换位思考他们这样做也有他们的道理,一是做惯了不做难受;二是不想给子女增加更大的压力,趁还做得动时多赚些钱养老防身;第三个嘛,可能就是对家庭氛围不太满意,不想成天待在家里,宁愿到田里待着,如果是这个原因就是你们做子女的责任了。”我细想想舅丈人的话还真有些道理,我们总是从年纪大了要注意身体这个角度去劝丈人丈母早点把田丢掉,并没有换个角度想他们为什么不愿把田丢掉,是他们的问题还是子女的问题?亦或两者都有。
过了几天,我下班回家,爱人告诉我说她可能惹她爸妈生气了,我忙问怎么回事?她说十多天前的中午她爸妈从田里上来后就到我家来了,她随口说了句“又来了”,后来就忙着招呼他们吃午饭,转眼把这事就给忘了。今天白天感觉他们有一段时间没来家里吃饭,就打电话给她爸爸,结果在电话里被她爸训了一通,说她这个丫头不孝顺,嫌弃爸妈到家里吃饭,还说她妈都被气哭了。爱人觉得这都哪跟哪,什么时候嫌弃过她爸妈?又说她爸妈太敏感了,像这样什么话都不能说了,以后不想来就不要来了。我想了想后对她说:“站在你的角度看,你就随口说了一句开玩笑的话,甚至都没放在心上,觉得你爸妈把这句话当真好像犯不着,但是站在你爸妈的角度看却不是这么回事。本来他们就因为种菜的缘故来吃顿饭感觉有点内疚,又听到你这么说他们,自然而然会认为你嫌他们到家里吃饭是麻烦,继而会想到丫头到底是嫁出去了,不贴心了,靠不住了等等。越想越多,越想越气,肯定会伤心的,所以这么长时间都没来过,也没打过电话。赶紧抽个时间到田里找他们当面讲清楚,该道歉的要道歉,该服软的要服软,毕竟是你的父母,不要真的伤了他们的心。”爱人还有些怏怏不服,嘴里说着“我才不去呢,我又没做错”,不过第二天还是按照我的建议去做了,化解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误会。
换个角度看事情,其实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遇到问题不能仅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更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思考,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生活就是如此,我们只有用不同的眼光看问题,生活才会变得豁然开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