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质 地貌
第一节 地质 扬中县各沙洲的基岩是扬子古陆的组成部分,上层为长江冲积层,表层物质较细;中部为沙洲核,核的周围是由较粗物质组成的鬃岗。它们全是长江沉积物,属新生代,第四纪,全新统现代沉积物(次生黄土)岩性,黄色、褐黄色砂粘土。第四纪开始,新构造运动比较活跃,长江水流等外力对塑造扬中的雏形起了主导作用。
第二节 地 貌
扬中县为江中沙洲,属冲积平原,全县无山丘,地势低平。拔海4~4.5米,相对高度1米左右,全境由西北向东南微倾。
扬中县位于丹徒县五峰山和圌山东侧。长江主流经镇江焦山而东向直下至山向苏 北方向转折,南侧江流稍缓,沙泥逐渐沉积,故五峰山和圌山乃扬中县的天然防冲屏障。东晋时期,始有沙滩露出水面,至宋代已形成长三十多公里的“如意”形沙洲群。江南江北邻近县的人民到沙洲植芦围垦,嗣后小沙洲群逐渐连成一片。清代时,已形成现在县境轮廓。建国后联合乡王三套、八桥镇轮船套与丰裕、二茅乡夹江套又日渐淤塞而成陆地。
由于长江水流冲刷,江床深泓时有变动,沿江圩滩有涨有坍。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对沿江涨坍情况作了调查。北临大江一面的新坝镇雷公嘴、向阳村、五一村,因与江都县嘶马弯道相对,江流稍缓,江滩逐年淤涨;丰裕、三茅、三、兴隆、永胜、八桥、西来桥等乡镇沿江地段,因江中暗沙迁移,深泓溜线变动,致江岸时坍时涨,有“暗沙移动,坍江祖宗”之说。解放以来,自何家大港向下,大部分江岸都有不同程度的坍塌。其中八桥镇的长胜、同胜两村江滩坍塌最为严重,西来桥镇双三村的开沙(原双一大队),已全部坍入江中。西南夹江一面由于江遭弯曲,水流左右转折冲刷,江岸涨坍变化频繁,新坝镇的新江、立新、新桥等村江滩,受大江分汉水流的冲刷,出现洗坍;联合乡的王三套,因与丹徒县大路乡弯道相对,江滩淤涨较快;三茅乡的滨江村,三乡的普丰、长江村,兴隆镇的兴隆、码头村,长旺乡的猫沙村,受西沙弯道影响,特别是处于弯道中的西新桥码头,坍势尤为严重(早年的斧头街已坍入江中);长旺乡的新圩村与丹徒县姚桥弯道凸处相对,三墩村和油坊镇的镇海村,与丹徒县儒里乡弯道凸处相对,江滩均逐年淤涨;中心沙的洲头,受夹江水道分汊水流的顶冲,而逐年坍塌;夹江汊道小夹江段,因为流量较小,下端江口受武进县五墩子沙洲的阻挡,江水流速减慢,江床逐渐淤涨。为适应武进县新孟河的引排水和航行交通需要,小夹江上段每年都要进行机挖疏浚。建国36年来,全县淤涨的面积为4340亩,坍塌面积为14739亩。
1951-1984年江岸演变情况表
|
江岸淤涨 |
江岸坍塌 |
乡镇名 |
大江 |
夹江 |
合计 |
大江 |
夹江 |
合计 |
|
宽度
(米) |
面积
(亩) |
宽度
(米) |
面积
(亩) |
(亩) |
宽度
(米) |
面积
(亩) |
宽度
(米) |
面积
(亩) |
(亩) |
新坝镇 |
480~110 |
484 |
|
|
484 |
|
|
|
601 |
601 |
联合乡 |
|
|
750~120 |
|
1714 |
|
|
|
|
|
丰裕乡 |
500~200 |
510 |
|
|
510 |
|
579 |
|
|
579 |
三茅乡 |
|
|
|
149 |
149 |
10O~50 |
107 |
150~100 |
|
596 |
三乡 |
|
|
|
|
|
100~70 |
419 |
380~150 |
397 |
816 |
兴隆镇 |
|
|
|
|
|
50~40 |
|
600~450 |
332 |
984 |
长旺乡 |
|
|
450~60 |
|
655 |
|
|
500~30 |
|
|
油坊镇 |
|
|
200~0 |
190 |
190 |
|
|
150~40 |
560 |
560 |
永胜乡 |
|
|
|
|
|
180~100 |
1483 |
|
|
1483 |
八桥镇 |
|
|
|
|
|
600~80 |
3722 |
|
|
3722 |
西来桥镇 |
350~50 |
593 |
|
45 |
638 |
650~120 |
3806 |
250~50 |
|
4566 |
|
|
1587 |
|
2753 |
4340 |
|
10168 |
|
4571 |
14739 | |